parallax background

「鬱」見一個人

關於憂鬱症,心旅還可以再多讓大家認識些什麼?

小編開始著手寫這篇關於「憂鬱症」的文章時,一度很認真在想這個問題。

畢竟,憂鬱症對現代人來說,已非一個陌生的名詞。

網路搜尋「憂鬱症」,已可找到快速簡便的測驗,檢測自己是否可能是憂鬱症,或只是情緒低落、有憂鬱傾向。

而近年的心理衛生推廣工作中,「身體會感冒,心也會感冒」的概念類比與傳遞,促使人們開始意識到自身的情緒起伏狀態,也間接澄清「憂鬱症」不等同於「軟弱」、「心理素質低」、「想太多」或「愛自尋煩惱」。

如同一個人在抵抗力低、免疫力差的狀況下可能較易感冒、發燒,憂鬱,亦是一個人在遭逢壓力事件下可能出現的反應。而當這種失去興趣、心情低落的現象,伴隨有飲食增減、睡眠增減、體重增減、自殺想死或無意義感等等其他現象,長達兩星期時,臨床上便診斷為「憂鬱症」/「鬱症」。

然而,在一個名為「憂鬱症」的診斷中,關乎的實體,終究還是回到一個「人」。

我們怎麼看待、理解一個人,當他/她罹患了憂鬱症?

憂鬱症的人不一定總是看起來「憂鬱」。有時他們看來與一般人無異地生活、微笑、拍照分享、寫下關於心情的隻字片語。因此偶會招來誤解,「他好像看起來也沒多憂鬱,還不是可以過生活?是不是在博取同情,想要圖個輕鬆一點?」或者,認定憂鬱症是個人不夠堅毅、不夠努力讓自己好起來、放任自己低迷所致。

當一個人罹患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癌症等慢性病的時候,我們很少會認為這個患病的人在「博取同情,想要圖個輕鬆一點」,或不夠努力致力於讓自己不得病。小編認為,這或許來自於我們無意間過度強調「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」,而忽略了,個人之所以能夠擁有彈性的情緒因應,跟我們從小在情感上如何被撫育、被回應的方式非常有關。

「憂鬱症」底下訴說著些什麼?

可能是一個「人」正面臨到生命困境,或者他/她曾經受過傷、藏著未說出口的話、揪著還沒解開的結。憂鬱症背後,含藏著一個人的生命故事,而那些故事,可能正等著被傾聽、被好好了解,以及,被重新框架。

是的,關於憂鬱症,這篇文章不跟大家討論它的成因、生理機制、治療方法,也不倡議我們需要更關注它此類等等。或許,是秉著好奇自問:

當「鬱」見一個人,穿透在憂鬱症的背後,我是否看見這個人?

#相較於病心理師更關心人

#鬱見一個人可能是他人也可能是自己

#陪伴這個人走一段

#心旅心理諮商所

程思耘 諮商心理師